说来也神奇,宋明珠那鬼画桃符神仙都看不懂的比划,这名工匠居然一下子就看懂了。

“你是想……做个像吊篮那样的东西,把砖石从下面直接运上你家吗?”

负责给宋家台修牌坊的这名工匠,姓谢,同僚称谢工匠,工役们则称谢司务。

宋家台的人以前没见过这样的人,也没听懂,以为人家喊的谢师傅,就跟着喊谢师傅。

反正也没错。

宋明珠最刚开始套话的时候喊伯伯,混熟了就喊谢伯伯。

“对对对!”宋明珠使劲点头,脸上狂喜,“谢伯伯,您可真厉害,一眼就看出来了!”

她就说嘛,她比划得够明白了!

看吧,这就是业余选手跟职业选手的区别!

几个爹包括宋长河:“……”

他们可真是一点都没看出来!

“哎呀,谢伯伯,您可真是我的知音呐!”宋明珠欢欢喜喜地感叹道。

宋长河第一次当着女儿的面在外人面前受挫,心里很不好受。

但他也知道,自己其实有很多不足。

“谢师傅,这么做,真的能省力吗?”宋长河虚心请教。

“能的!”谢师傅道,“远的不说,就你们镇上的梦溪古寺,听我师父的师父说,当年也是用这种方法,把砖石吊上去的……”

谢师傅开始讲古。

宋明珠不再嫌弃她爹,贴到她爹旁边,依偎着她爹听得津津有味。

宋长河也不再生女儿的气,蹲下来搂住女儿,给女儿当凳子。

几个爹瞟了一眼,都觉得这父女俩挺神奇的,没脸没皮的。

宋长河:“……”

自己女儿,计较个啥?

等谢师傅讲完古,宋明珠“啪啪”鼓掌。

“谢伯伯,您讲得真好!”宋明珠十分期盼地道,“谢伯伯,您这么厉害,那您肯定也会做吊篮吧?您能教教我爹吗?”

倒不是宋明珠要为难谢师傅,她就是下意识地觉得,谢师傅既然说得这么清楚,那肯定也是会的吧?

她爹一路走来,遇到问题都是自己琢磨,很辛苦。

要是可以的话,让她爹跟着谢师傅系统地学一学,回头该怎么感谢就怎么感谢。

如果谢师傅要求拜师的话,那……就让她爹去拜吧!

反正孔子都拜了那么多人为师,她爹也可以的!

宋长河几人听谢师傅说得头头是道,也都觉得谢师傅是会的。

所以,大家伙儿都殷殷地望着谢师傅,希望谢师傅能够让他们开开眼界。

偏偏他们忽略了一件最可能的事……

谢师傅他不会呀!

“这……”谢师傅心里有苦难言。

他们这一门,说个实在的,那是一代不如一代。

像他师父的师父,当年遇到不好修的建筑时,能自己制作工械来解决难题。

到他师父时,因为朝代更替,传承就减半了——有东西给他师父用,那还是会用的。但要自己无中生有,那就不行了。

等到他手里时,传承就所剩无几了——他师父在人生最落魄的时候收下他,带了没几年,师父就去世了。

幸得他师父略有几分薄面,托人在县衙里给他找了份活儿,又当了回徒弟。

等到二师父也去了,便轮到他来做师父了。

惭愧,惭愧啊!

但宋家台的人没能领悟谢师傅的心情,他们都觉得,谢师傅是挟技自重,不想教他们。

“谢师傅,您要是觉得不好教我们,我们拜师也可以的!”二狗子爹助攻。

反正一个师父是拜,两个师父也是拜。

“不敢不敢!”谢师傅连连摆手。

他来的时候就打听过了,宋家台是因为搞出了一个什么自来水,得到了皇帝的褒奖。

刚开始他也没在意。

来了一看,发现那自来水心思挺巧的。

难怪能叫“巧工宋”呢!

给宋长河修房屋的工役们,更对宋长河搞出来的脚踏犁赞叹不已。

“我瞧见了,宋长河还有几样东西,用布遮了,不让看呢!”

谢师傅摸不准宋长河是卧龙还是凤雏,可不敢班门弄斧。

“坦白地说,其实我也没有见过两层以上的吊篮。”谢师傅道。

澧阳县就这么大点地方,除了寺庙,没有谁家需要修那么高。

一般情况下肩挑手提背扛,就解决了。

用不上多么复杂的工械。

“但你们要是愿意,我们可以一起试一试。”谢师傅爽快表态。

自己的技艺停留在原地多年,也不知道能不能借一点宋家台的风水,助他迈过眼前的山坡?

谢师傅大致跟宋长河讲了一下吊篮的构成。

“最简单的吊篮,就是一根绳子下面绑个篮子,一篮子一篮子往上提。

这种只能直上直下,一趟也运不了多少东西,你家不适用!”

为了帮助她爹理解,宋明珠欢快地去找她娘。

“娘,竹篮借一下!”

然后又欢快地去找她婆婆。

“婆婆,有没有麻绳呀?”

然后欢快地送给她爹。

“爹,篮子跟绳子来了!”

宋长河把麻绳系在篮子的提手上,提了一下,大致明白了。

“这第二种吊篮,就是修建中型建筑常用的一种工械,主要构件有:一根粗绳索、一个大吊篮、一个滑轮,以及一个绞盘……”

严格地说,谢师傅是一名营造师,专门修房子的,见到的工械比宋长河多。

跟宋长河这种以打造家具为主的小木匠有很大的区别。

但宋长河这一年来逐渐向“工”字靠拢,像他琢磨出来的龙骨水车自来水、脚踏犁,以及不能见人的脚踏切车、脚踏磨车、脚踏钻车,已经就属于工械了。

论自己动手做工械的心得,宋长河其实比谢师傅多。

他吃亏的地方就在于见得少。

但当谢师傅仔细解释,宋长河就渐渐明白了。

可惜两人还没来得及把话说完,谢师傅就被喊走了。

“师傅,牌坊那边遇到点事儿,您赶紧去看看!”谢师傅的徒弟喊。

“我先走了,你先试着弄一个吊篮看看!”

谢师傅扔下这句话,匆匆走了。

“吊篮跟绳索好解决,就是滑轮跟绞盘有点难弄……”宋长河边琢磨边道。

二狗子爹几个听不懂,干耗着也没意思,宋长河就让他们先走了。

等人一走,宋明珠拉着她爹走到脚踏犁跟前,指着从村正家借的两个轮子道:“爹,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