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那边,自从把澧阳县那边的暗线给了唐知县之后,就不断地收到收到从澧阳县那边来的折子跟信。
暗线们:“……”
可把他们腿都跑细了!
宋明珠:“……”
可见你们很有顺风奔跑的潜力!
皇帝先是收到了脚踏打谷机的图纸,司农寺如获至宝。
“陛下,这是个好东西啊,赶紧让工部安排下去,还可以赶上秋收呢!”前司农寺少卿、现司农寺卿捧着图纸,惊喜交加地道。
皇帝也知道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于是安排下去。
唐尚书抠抠搜搜地给了钱,工部尚书高高兴兴地接了活儿,跟司农寺卿一起走了。
过了阵子,皇帝又收到了铺设滑轨的图纸。
“陛下,皇城东门那边的城墙刚好要进行修缮,正好可以试试好不好用!”工部尚书喜不自禁。
哎呀,终于有个好东西是他们自己能用的了!
而不是老做东西给别人用了!
兵部尚书收到风声赶来,喜得胡子一翘一翘的。
“哎陛下,这东西用来修筑城墙等防御工事,那是再合适不过了!您赶紧让人誊抄几份,我这就发下去,让各地厢兵学起来!”
工部尚书对兵部尚书道:“别急,我先替你们试一试,好用再跟你们说!”
兵部尚书拒绝:“不用!你们搞你们的,我们搞我们的!”
今年冬天这气候看着不正常,他怕北辽毁约,南下劫掠,入秋之后就一直挂念着北边的防御工事。
如今有滑轨助力,那是再好不过了。
皇帝也想到了这事儿,索性大手一挥,道:“那你们二部就一起上吧。”
唐尚书哼哼唧唧地给了钱,工部尚书跟兵部尚书肩并肩,高高兴兴地走了。
话说唐知县那边,他给陛下送滑轨铺设图的时候,也给他老丈人送了一份。
毕竟他老丈人常年戍边,城防是重中之重。
要是能提高修缮速度,那无疑是有极大好处的。
唐知县的老丈人陈将军收到信,也没耽搁,当天就召集手下的能工巧匠,琢磨着怎么根据他们的城墙走势铺设滑轨。
也真的是老天爷眷顾,隔了没两天,凉州府背后的边镇就遭到了吐蕃的劫掠,把城墙打豁了几个口子。
陈将军深知如果不能用最快的速度把城墙补起来,那么过几天吐蕃又会再来,到时候缺口就会更大。
等大到无法弥补的时候,城就会破了。
但原来的老修缮方式,一是材料运输慢,二修起来速度也慢。
陈将军收到吐蕃偷袭的消息,亲自过去受袭边镇,让人连夜架设了滑轨。
一筐筐碎石头,一桶桶泥浆送上墙头,用最快的速度把豁口补了起来。
果然,吐蕃那边看到这边补城墙,也知道不能让他们补好,又组织了人马过来突袭劫掠。
“你们只管放心,只要本将军在,就绝不会让吐蕃人跨过这道墙!”陈将军站在墙头,一边指挥士兵作战,一边对修补城墙的厢兵和民夫道。
哪怕每次吐蕃来又打破一点城墙,但只要他们修缮的速度足够快,总有吐蕃力气不够的那天。
况且严寒已经下来了,就算吐蕃人再猛,严寒天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与此同时,陈将军通知下去,让各边镇用这种方式,把城墙全部查漏补缺修补一遍。
如有违背或者力有不逮的,军法处置。
就这样,凉州府赶在大雪落下来之前,把边镇全部加固了一遍。
“爹,我看过了,各村镇都落实了!”陈将军的大儿子、陈娘子的大兄巡边回来,对他爹道。
“小将军,先把盔甲脱下来吧!”陈将军的亲随道。
尽管陈娘子的大兄儿子成亲了,但在他爹跟前也只能称一声小将军。
陈小将军脱下落满雪花的盔甲,又对他爹道:“爹,您有没有觉得,今年下半年朝廷的军费下得挺痛快的?”
宋明珠那封信刚刊印出来,唐尚书就用最快的速度给他亲家送了好几份。
只赠信,其他的话一个字都没有多说。
但陈将军是什么人?
文武结亲本来就是朝中一大忌,但他不仅能够与唐尚书结亲,还能坐到凉州府总兵的位置,自有他的厉害之处。
他不会天真到以为一个小娃娃一封信就能说动陛下给他发军费。
唯一的解释就是,陛下自己有想法了!
再联想到今年的盐税改革,陈将军就更加确定了。
“陛下大概是……”陈将军望着桌案上的大夏舆图,伸手点了点北部那片,沉声道,“想收复北地了!”
京城,皇帝又又又收到了来自澧阳县的快送密信。与之一起来的,是一大包宋家台特产跟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
今年冬天的雪来得比以往要晚一些,但到底是来了。
皇帝把唐尚书喊来,君臣二人在火盆边把信打开。
“亲爱的陛下,我们宋家台还没有下雪,您那里呢?
对了,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们宋家台,现在用上火炕啦!”
“火炕?”皇帝皱着眉,把信拿得离火盆远了一点。
唐尚书凑过去,只见信上的字跟画都圆滚滚的,是宋明珠一贯的风格。
“哎,这个火炕……”唐尚书一路看下来,感觉有点明白了,“不错啊!”
“这信里头,还写了泥土跟水各占几成。”皇帝轻轻指着信里的一处道。
“明天就让工部的人试试!”唐尚书道。
皇帝是谁?
那是天下第一霸道总裁。
他今天想干的事儿,哪里等得到明天?
“来人,去请工部尚书过来!”
于是,已经下衙回家的工部尚书就接到了皇帝的召唤。
来传讯的是常瑾公公,语气舒缓,神态悠闲,嘴角甚至还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
工部尚书决定撩一把:“哎,常瑾公公,你会笑了?”
常瑾嘴角一收:“尚书大人您看错了。”
工部尚书:“陛下找我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常瑾:“您猜。”
老奸巨猾的工部尚书:“哎,知道了,是好事儿!”
路过兵部尚书家时,工部尚书进去喊了一声。
“陛下招我进宫,你去不去?”
兵部尚书瞟了一眼常瑾,就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