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润半点不意外,只笑着道:“快去请六皇子进来。”

    “再把她最爱的玉乳糕端上来,这糕点就得趁热吃,稍微凉一点就失了口感。”

    六皇子一进来,看到桌上的玉乳糕,眼睛就一亮。

    他生的秀气,唇红齿白,一双眼眸灵动非凡,看起来是个淘气又乖巧的孩子。

    “儿子参见昭母妃。”

    谢润抬手:“快起来吧。”

    见六皇子眼睛一直盯着玉乳糕,一副馋猫样,谢润笑道:“先去洗手。”

    “小厨房一早就开始准备,就等着你呢。”

    六皇子眼睛亮晶晶的,“儿子这就去!”

    陶陶扯着宝贞,“宝贞,你也得洗手,不然不许吃糕点。”

    宝贞无辜的看着自个哥哥,眼眶忽然就有些泛红。

    陶陶叹了口气,“罢了,哥哥带你去。”

    一旁三公主轻声道:“五哥,我也一起去。”

    陶陶:“好。”

    陶陶也不嫌弃,一手牵着一个,颇有个兄长的样子。

    几个小孩就要回正殿,忽见一个小太监着急忙慌的跑进来。

    慎婕妤正好剪了线头,略有不满道:“娘娘和公主皇子们都在,你跑的这般慌张,吓到人了怎么办?!”

    “宫里许久没出过大事了,你今个要是不解释清楚,小心扒了你一身皮!”

    小太监满头是汗的跪在地上,根本没听进去慎婕妤一句话。

    他连着磕头道:“贵妃娘娘,大喜,大喜事。”

    谢润一听这两个字,不由自主的站起身来,心下情绪翻涌。

    慎婕妤也忘了手上的绣品,站起身来,双腿有些发软,“什么大喜,还不快说来?!”

    小太监:“皇上即将归朝,已派人八百里加急送信回来。”

    “娘娘如今可筹备着迎接皇上凯旋了!”

    谢润深吸一口气,半晌才稳定情绪。

    她笑道:“确实是大喜事。”

    “小纾,有赏!”

    小纾笑吟吟的掏出荷包,大方的撒银子。

    宫里其他人都连连行礼贺喜。

    陶陶在一旁,眼眸明亮,“母妃,父皇要归朝了。那是不是今年儿子生辰,父皇能来了?!”

    谢润抬手摸了摸他的头:“这是自然。”

    陶陶早就蓄了发。

    他不爱双丫髻,等头发长到一定长度,谢润就给他把头发全梳起来,用个小冠攒着。

    他越长大越像皇帝,小小年纪已经有几分皇子威仪。

    谢润感慨道:“等父皇回宫见到陶陶如此懂事,也必然十分欢喜。”

    陶陶:“母妃……您该唤我琮儿!”

    谢润叹了口气,故作无奈道:“都说儿大不由娘。这才几岁,连乳名都不让唤了。”

    陶陶大概是到了年纪,已经有了羞耻感,不让谢润在外人面前喊他乳名。

    谢润偶尔会忘了,陶陶就忍不住提醒。

    见耍赖卖惨的娘,陶陶也是没半点办法。

    他插着腰提醒,“母妃,这次就算了,下次不许再唤了!”

    谢润漫不经心应着:“好好好,母妃记得了。”

    陶陶这才做罢。

    谢润没特意阻拦,皇帝要归朝的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般飞遍六宫。

    静淑妃的永宁宫热闹归热闹,不过静淑妃稳得住,其他人自不敢失了分寸。

    只让人把宫殿修缮,再装扮的喜庆点。

    倒不只是为了迎接皇帝,静淑妃也不想再过寡妇似的苦闷日子。

    皇帝离朝,她们这些后妃虽说没有人管束,却也不敢太放肆。

    吃穿用度都要恪守规矩。

    总不好皇帝不在,你就整日穿红扮绿,喝酒赏花?

    有时候规规矩矩的日子过够了,静淑妃倒盼着像以前一样斗来斗去。

    好歹有点事情做,生活也不是一团死水。

    只是她刚唏嘘两句,宫人就来了消息,说七皇子和八皇子为了争一朵花打了起来。

    静淑妃:“……”

    和静淑妃的稳得住相比,芳华宫的花充仪激动差点跌了手上的茶盏。

    在自个宫里走了大半圈,那股子兴奋劲还没下去。

    她跪在菩萨面前,自个念叨:“阿弥陀佛,皇上总算平安归朝。”

    “等过些时日我去宝华寺还愿,一定给主持一个大大的封赏!”

    说完就起身,朝着库房的方向疾步走去,“皇上要归来,我总不好继续穿以前的旧衣,总要制几件新衣,再打些首饰装扮!”

    身边宫女们齐齐应和:“娘娘攒了好些胭脂膏子,如今可都能用得上了。”

    花羽招手:“快、快把东西全都拿上来,我要一一试过,别等皇上归朝那日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