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好情绪,裴听月侧过头笑道:“郎君会给妾买想要的东西吗?”

    她睁着潋滟澄澈的眸子的软语哀求。

    没有哪个男人会拒绝。

    谢沉也不例外。

    他轻咳一声,伸手出来。

    “给。”

    得了肯定回答,裴听月甜甜一笑,让他牵着往街市去了。

    这两条街巷临近公侯王府,商铺店面精致有格调,出入其间顾客皆着绫罗绸缎,或富或贵,身份不凡。

    帝妃二人穿着常服,穿梭在人群里并没有太过明显,乍一看,就像高门里的恩爱夫妻前来闲逛似的。

    裴听月兴致很高,挨个铺面逛过去。

    “夫人,这个适合您。”

    “夫人,您看这个多合身啊。”

    “夫人,这个摆在家中正合适。”

    “…”

    经不住两句奉承,裴听月就大手一挥,豪气道,“买。”

    想起自己没钱后,然后她再可怜巴巴的转头看向谢沉,“郎君会给妾买吧。”

    谢沉沉默盯着她要买的东西。

    眼底有些嫌弃。

    他温声开口:“家中的东西比这好数倍。”

    这时,店家或是掌柜就出来,“我说这位俊秀郎君,家中的东西是家中的,即使好一点,也有腻了的时候,不如咱们这里东西有新鲜感。”

    还有摊主会揶揄,“这位怀着身孕的小娘子想要,郎君还不舍得买不成?”

    谢沉:“…”

    又一阵沉默过后,他让梁尧给银子。

    梁尧带的银子是整的,大多找不开,就不让掌柜和店家找了,多拿了银子,这些人自然要说些好话,什么白头偕老、幸福美满的话张嘴就来,情绪价值给的满满的。

    谢沉听着。

    忽然觉得,这些东西确实挺新鲜的。

    直到裴听月停在一个小摊前,拿起一个拨浪鼓,他又忍不住提醒,“看这颜色,这应是樱桃木制成的,经不住放,回…回家我让人用檀木制一个,结实还精致。”

    裴听月转了转拨浪鼓,反驳道:“不要,妾就要这个。这个是咱们亲手给孩子挑的,感情上就不一样。”

    谢沉还想问一句感情上有什么不一样,见她不买就不走的样子,失笑着让人付了钱。

    一条街逛下来,后边两个侍卫手上已提了满满登登的东西。

    梁尧:“…”

    感觉眼皮在跳。

    一共就带了两个侍卫逛街,现在他们手里拿满了,该不会要轮到他了吧。

    临近街尾,遇见了一家书肆。

    裴听月眼睛一亮,扔下谢沉就窜了进去。

    谢沉手上一空,眯了下眸子,抬步进去了。

    书肆里笔墨纸砚,四书五经,国史经文一应俱全,不少文人墨客在里边闲逛。

    谢沉进去的时候,就见女子立在一个角落里。

    她身旁还有位清秀郎君在搭话,女子居然笑盈盈应了,两人有说有笑。

    这场景分外扎眼。

    谢沉眉头微皱。

    这人不长眼吗?

    看不出来她有孕吗?

    还过来搭话。

    还有她…

    谢沉抑制着心底那股酸意,慢慢踱步过去。

    “听月,可选好了?”

    裴听月还没应声,那清秀郎君就一拍手,“小娘子好名字!自古以来,赏月之人无数,能入听月忘我之境的人少之又少,这个名字真是妙极。”

    谢沉彻底不高兴了。

    抿着唇不说话。

    裴听月察觉出来,她将怀里话本子扔给梁尧,过去乖乖牵着他的手,小声解释,“就往日看的那些话本子,大多是这位郎君写的,所以妾才和他聊了两句。”

    谢沉脸色这才好转些。

    他将裴听月又拉近了点:“好好牵着。”

    那位写话本的郎君被他看了一眼,又被后边梁尧瞪了好几眼,咬牙悻悻走了。

    他平日杜撰了许多绝代佳人,却凭他如何想象,都没他今日遇见的这位小娘子好看。

    又见她怀着孕,孤单影只在书肆里逛,只以为是权贵不受宠的姬妾或是和离的妇人,他心里刚起了一点念头,却不料人家夫君找来了。

    站在一起,还真是郎才女貌。

    待人离开,谢沉低头警告:“不许再胡乱跑。”

    裴听月笑眯眯说:“妾不是想挑几本话本回家,给宋姐姐看嘛。”

    谢沉看着她的眼睛,轻声问:“是给宋姐姐看,还是你自己看?”

    被他拆穿,裴听月脸一红:“当然是给宋姐姐看!”

    谢沉直起身子,淡淡点头:“行,记住你说的话,等回家我就让人把东西送去你宋姐姐屋里。”

    裴听月:“…”

    送就送吧。

    反正她住后殿,再去前殿要两本很是方便。

    两人出了书肆,便往后边那条街逛去。

    这条街市是卖吃食和衣物的。

    裴听月逛了一圈,并没有再买什么东西,只拿了一串糖人。

    这个东西她只吃了两三口,就被谢沉夺了过来。

    “外边的东西不干净,吃多了不舒服。”

    裴听月想想也是。

    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吃坏肚子就得不偿失了。

    走到一处食肆摊,卖红油抄手和汤馍的。

    裴听月停住了步子。

    倒不是因为她想吃,而是几个小孩吸引注意。

    一桌的食客刚走,这几个小孩先是跟摊主打了个招呼,然后将瓷碗里剩的抄手和棒骨汤小心倒在小木桶里,最后又给摊主摆放好了桌凳,刷干净了瓷碗。做完这一切,几个孩子就蹲墙根底下,开心的分着木桶里的东西。

    看到这一幕,裴听月有些心酸。

    “摊主,这几个孩子为什么吃剩饭,没有家么?”

    摊主是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妻,笑着回,“这几个小孩都是慈安局的孤儿,嘴里清苦惯了,这虽是吃剩下的,却是很好的油水。”

    “这几个孩子啊,很懂事,每次来了,都给我们收拾好东西。”

    见裴听月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夫妻两人安慰:“小娘子可别这样子,如今这几年,日子可好了太多,我们寻常百姓能吃饱饭不说,还很有盼头,哪怕就是这几个孤儿,也能吃饱穿暖,只不过是他们嘴馋一点。若搁以前,他们能不能活下去都是一回事。”

    裴听月听后,眼里满是骄傲,她小声对谢沉说,“郎君的功劳。”

    随后她走到梁尧跟前要银子。

    梁尧给了她一锭十两的银锭。

    裴听月摇头:“都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