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头的雨如倾盆一般下个不停,偶尔还夹杂着碗口大的冰雹。根本无法上房顶维修。

    无奈之下,这一大家子人只能暂且蜷缩在堂屋之中。

    可现在还早,坐着倒还勉强能忍受。可等下夜晚时若是要睡觉,这狭窄的空间着实有些拥挤。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面露难色。

    “好了,先吃饭吧,吃饱了饭,再看这雨会不会小一点。”顾爷爷扫视一圈众人大声说道。

    在这艰难时刻,也只能先填饱肚子才有精力应对后续的事情。

    众人虽心中仍有些忧虑,但也都明白爷爷所言在理,纷纷点头,没有一人提出异议。

    雨势太大,做什么都极为不便。

    于是奶奶和蔡嬷嬷一同下厨,抄了一锅大杂烩,又蒸了一锅饼子和一盆稀饭。

    顾嘉月瞧见周大娘给的野菜,便拿出来让蔡嬷嬷凉拌。如此便凑成了今日的晚餐。

    花朝瞧见那一篮子折耳根,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兴奋地叫出声:“小姐,您对我太好了吧?”

    她实在是太感动了。小姐自己不喜欢吃折耳根,却还想着带回来给她,这份心意让她倍感温暖。

    跟着小姐来到西南,最让她开心的除了能时刻陪伴在小姐身边,便是发现了这让她百吃不厌的折耳根,简直是她这辈子的“梦中情菜”。

    她实在想不明白,这世上怎么会有如此美味的野菜,怎么吃都吃不够。

    顾嘉月看着花朝那兴奋的模样,嘴角微微挤出一丝笑容:“你喜欢就好。”

    不理解,但尊重,你喜欢就好。

    农家人吃饭向来没有太多繁文缛节。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饭一边聊着天。

    虽说饭菜简单,可在这暴雨天一家人能聚在一起,倒也有几分温馨。

    不多时,大家便都吃完了饭。

    此时雨势渐渐变小,先前吓人的冰雹也不再那么密集。

    顾爷爷见状,起身走到墙边,拿起蓑衣披在身上,准备去地里查看一番。

    “爷爷,明日再去吧。您瞧这冰雹还没停呢,出去万一又下大了怎么办?”

    “就是啊爹,那冰雹可是会砸死人的。”众人纷纷劝阻,眼神中满是担忧。

    “你们放心吧,我就去附近看看,不会走远的。”顾爷爷摆了摆手,语气中透着一股执拗。

    他心里记挂着地里的庄稼,这场冰雹和大雨下来,也不知损毁成什么样了。

    见爷爷如此固执,大伯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爹,那我陪您一起去,咱们俩相互有个照应,大家也能放心些。”

    说罢也披上蓑衣跟在爷爷身后。

    可两人还没迈出家门,一阵急促的锣鼓声骤然响起。

    那锣鼓声在这雨夜中显得格外刺耳,众人听到这声音心里都“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大家都知道,这是村里叫人集合的声音。

    顾爷爷神色一凛,转头对着屋内的人说道:“你们在家等着,老大老二跟我去看看。”

    大伯、二伯都没有耽搁,拿起墙上的所以就跟着爷爷冲进雨中。

    大伯娘满脸焦急,赶忙跑到门口向外张望着,嘴里念叨着:“这是怎么了?下这么大的冰雹还让人集合?可别出什么事才好。”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

    奶奶虽也忧心忡忡,但仍强自镇定。“估摸是谁家丢了什么重要东西,叫大家去帮忙找呢。”

    她一边说着,一边安慰着身旁有些惊慌的小辈。“好了,你们跟着着急也没什么用,回房间待着。”

    这种事往年也发生过,之前下暴雨的时候,村里就有一家的羊被大水冲走了,那家人急得不行,雨还没停就求着村里人帮忙寻找。

    最后找了两天,才找回了大半,可仍有十来只羊没了踪影。

    没过一会儿大伯匆匆忙忙地回来了。他拿了家里准备的火把,神色焦急地说道:“娘,你们在家把门栓好,李大爷上山放牛还没回来,我们得帮忙去找找。”

    “这造孽啊!刚刚那么大的冰雹,李大爷还在山上要是没找到躲避的地方,可就惨了。”

    奶奶听闻,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眼中满是担忧,“你快去吧,路上让你爹和二弟都小心一些。”

    “你再带一把砍柴刀,路上要是遇到危险也能防范一二。”

    奶奶平日里说话直爽,嘴上不饶人但心地善良,一听有村里人遇到危险立刻催促大伯去帮忙。

    “晓得了。”大伯应了一声,便举着火把再次消失在了茫茫雨夜之中。

    冰雹已止,但雨仍未停歇,噼里啪啦之声不绝于耳,直扰人心烦意乱。

    众人望眼欲穿,大伯等人却迟迟不见归来。

    “好了,你们快快歇息去吧,观此情形明日恐仍有诸多繁忙之事。”

    堂屋之中,早早就铺好了地铺,一家人遂席地而坐。

    小弟顾宇河早已困得眼皮直打架,不多时便没心没肺的进入了梦乡。

    可那些稍年长些的孩子却毫无睡意。

    “娘,爹爹怎的还不归来呀?”顾白鹭依偎在二伯娘怀中轻声询问着。言语中满是对父亲的担忧,眼眶微微发红,泫然欲泣。

    二伯娘瞧了瞧一旁冷面的奶奶心中一紧,忙轻声哄道:“快了,快了,莫要再哭,小心惹得奶奶不悦。”

    “白鹭过来,姐姐抱着你。”顾白鹭的姐姐顾喜鹊将她揽入怀中,轻柔地拍打着。

    可白鹭依旧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众人皆无睡意,皆枯坐于地上面带忧色,痴痴地向外张望。

    在如此情绪笼罩之下,只觉时间过得异常缓慢。

    顾嘉月见状,略一思索后缓声道:“要不,我给大伙讲个故事吧。”

    众人听闻皆来了兴致,就连胆小的顾白鹭也从姐姐的怀抱中探出脑袋,“二姐,你快讲快讲。”

    见众人目光皆投向自己,顾嘉月信心倍增。

    取过油灯置于身前。“今日我要讲的故事,名曰‘灯花婆婆’。”

    原本放置于桌上的油灯,尚能照亮小半间屋子,可此刻被顾嘉月取至面前,便仅能照亮小块区域。

    且时有微风拂入,那油灯便晃晃悠悠,气氛霎时间变得诡谲起来。

    从前有一人,名曰刘积中,常居于长安近郊之农庄内。

    有段时日其妻子病重。

    一日夜晚,刘积中尚未就寝,蓦然间一身高三尺、白发苍苍之老太婆自灯花中步出,对刘积中言道:‘汝妻之疾,唯我可医,为何不向我祈愿呢?’

    刘积中素性刚直,知晓此老太婆乃妖邪之辈,遂厉声呵斥。

    老太婆道:‘汝莫要后悔!’

    言罢便消失无踪。

    未几其妻子心口剧痛难耐,眼见便要殒命。

    刘积中无奈只得向老太婆祈愿,她旋即现身。

    老太婆安然而坐,索得一杯茶,对着茶水念念有词,令人予其妻子饮下,其妻子须臾便病愈。

    自此以后,老太婆常出入刘家,家人亦不生惧意。

    过了数年,老太婆对刘积中言:‘我有一女,方及笄之年,还望汝为她觅得如意郎君。’

    刘积中不肯,老太婆又道:‘我非让汝寻人,只需以桐木雕刻一木人,便可。’

    刘积中遂依其所言操办,不久,那木人竟凭空消失。

    老太婆复言:‘还烦请汝与汝妻为这对新人铺设床榻,那日我将遣车马来接汝等。’

    一日薄暮,果有车驾至门前,刘积中与妻子无可奈何,只得登车。

    天黑之时抵达一处,楼宇高耸,陈设华贵,仿若王公贵族之宫殿。

    刘积中夫妇恍恍惚惚间参与了婚礼。

    又过数月,老太婆前来拜谢道:‘我尚有一小女,亦已成年,还望汝再为寻得佳婿。’

    刘积中不胜其烦,操起枕头便砸将过去,怒喝道:‘你这妖邪好生烦人!’

    老太婆遂消失不见。

    未久,刘积中妻子心疼之症复发。

    刘积中再祈愿,那老太婆却再不现身,其妻子不久便香消玉殒。

    紧接着刘积中之妹亦出现心疼之状,刘积中欲迁居,却察觉有物阻拦,亦是无可奈何。

    一日,刘积中正在读书,忽地有一唤作小碧之丫鬟入内,其声恰似自己故去之友人杜省躬,言:‘我适才自泰山归来,途中偶遇一妖邪手持你妹之心肝,我便夺将下来!’

    言毕,举起衣袖,只见其中似有物仍在跳动。

    继而杜省躬又道:‘速速将此物安置妥当。’

    言罢屋内骤起大风,袖中之物亦消失不见。

    随后杜省躬便离去,小碧倒下,待其醒来,竟全然不记得此等事。

    不多时,刘积中妹妹之病便痊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