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谢邀,假千金她只想教书 > 第156章 洗碗风波

第156章 洗碗风波

    众人眼巴巴地望着窗口,见完全没有可能再得到哪怕一块肉后众人只能作罢。

    缓缓坐回自己的位置。空气中那浓郁的卤肉香味依旧弥漫不散,在无情地撩拨着他们的味蕾。

    众人强忍着强抢的冲动,就着这股诱人的香气,继续默默吃着剩下的饭菜。

    饭后按照学堂的规矩,他们还需将自己用过的碗筷清洗干净,方可离开食堂。

    苏逸尘皱眉看着碗里残留的饭菜残渣,脸上写满了厌恶与抗拒。“岂有此理,本少爷竟要沦落到洗碗这般境地!”

    让一个养尊处优十几年的人自己洗碗?闹呢?

    沈书砚站在一旁将苏逸尘的表情变化尽收眼底,无奈地叹了口气。“苏兄,你还是没能吸取教训啊。既来之则安之,咱们在这桃花村就得入乡随俗。”

    他想起之前苏逸尘因种种不合时宜的言行而闯祸,心中不禁一阵后怕。

    苏逸尘听了沈书砚的话,下意识地左右张望,眼神中带着一丝紧张与慌乱。在确认没有发现江陆离的身影后,他才微微松了一口气,肩膀也随之放松下来。

    若是被山长看到定会受到严厉斥责,说不定还会被提前遣送回京都。

    他不想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可让他洗碗他又实在难以忍受。

    苏逸尘的目光落在了动作娴熟地清洗着碗筷的沈书砚身上,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在他脑海中划过。

    他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沈兄,你帮我洗碗,我给你银子!”

    苏逸尘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停下手中的动作,纷纷用惊讶与质疑的目光看着他们二人。

    “苏逸尘,你这要求也太过分了吧?别以为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同行的一位学子忍不住站出来为沈书砚打抱不平。

    “就是,沈兄虽说家境贫寒,但大家同在华清书院求学,身份并无高低之分,你怎能如此对待他!”另一位学子也附和道,眼神中透露出对苏逸尘行为的不屑。

    面对众人的指责,苏逸尘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愤怒。

    沈书砚见状心中暗叫不好,他太了解苏逸尘的脾气了,若是再任由事态发展下去,恐怕会引发一场更大的冲突。

    他急忙将自己洗净的碗筷放好,脸上堆满了笑容,“大家别激动,苏兄也是一片好心,他知道我家境困难,想借此机会帮衬我,并非有意针对我。”

    帮忙维护他的那位学子听到沈书砚这么说,不可置信地看着沈书砚,眼神中充满了不解。“沈兄!你难道要为了这点钱就放弃自己的尊严吗?”

    沈书砚听了这话,心中一阵苦笑。他微微低下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与落寞。

    这些出身富贵的学子,又怎能理解穷人的无奈与心酸呢?

    在他们眼中,尊严或许是无比珍贵的东西。可对于像自己这样的穷人来说,生存才是首要问题。

    在他看来,帮苏逸尘洗碗不过是一份简单的工作。就像他帮书馆抄书,帮别人写信一样的普通。

    对方愿意付钱,自己又只需要付出一点点的劳动。何乐而不为呢?这并不意味着他失去了尊严。相反,他觉得这是凭借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并无不妥。

    另一个学子见状,连忙上前拉住正在说话的那位学子,“傅兄别生气,有人甘愿如此,咱们又何必多管闲事呢?听张兄说学堂的藏书楼里有不少孤本,咱们不如去看看?”他一边说着一边用眼神示意傅文翰不要再说下去。

    “对呀傅兄,有人愿意当狗就让他去当吧。”

    傅文翰听了这话逐渐冷静下来,他深深地看了沈书砚一眼,那眼神中充满了失望与惋惜。

    沈书砚和他在入学考试的时候一个是第一名,一个是第二名,所以对于沈书砚,他是惺惺相惜的,以为他跟自己一样都有自己傲骨。可今日所见,真是太让他失望了。

    随后他像是终于想通了什么,对着沈书砚和苏逸尘拱手行礼,冷冷地说道:“是傅某多管闲事了。”说罢,他转身带着其他学子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食堂。

    待众人离去后,沈书砚走到苏逸尘身边,微笑着接过他手中的碗筷。“苏兄,你去一旁坐着等我吧,等我洗好后咱们就去村里转转,看看有没有需要咱们帮忙干活的百姓。”

    “好。”苏逸尘应了一声往后退了几步,站在离洗碗池远远的地方,生怕那些洗碗的污水溅到自己昂贵的衣服上。

    看着沈书砚在洗碗池边忙碌的身影,他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愧疚之情。忍不住出言解释道:“我没有将你当狗。如果你觉得不舒服,那以后你就别帮我了。”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犹豫与纠结,脸上也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在他看来,自己只是不愿意洗碗,而沈书砚又需要钱。这不过是一场公平的交易,互惠互利。可没想到会会让其他同窗误会。

    他自己是不怎么在意名声的,反正他是商人之子,那些自视甚高的权贵人家子弟瞧不上他。

    沈书砚听到苏逸尘这话,心中不禁“咯噔”一下。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以后不让自己洗碗了?那自己还怎么挣钱补贴家用呢?

    想到这里,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他便镇定下来,挤出一丝笑容,说道:“苏兄!你别听傅兄的话。他们根本不了解情况,只看到了表面。我就算不帮你干活,不也得去外面找其他活儿做吗?咱们这是正常的聘用关系,我真的不会多想的。”

    回忆起当初二人刚进入华清书院时,同样被分配到同一间宿舍。

    华清书院规定学生必须住宿且不能携带小厮。

    刚开始苏逸尘嫌弃沈书砚身上带着一股“穷酸味”,总是对他冷嘲热讽。而沈书砚虽然心里厌烦这个傲慢的富家公子,但为了能在书院安稳求学也只能一再忍让。后来苏逸尘见沈书砚总是逆来顺受,渐渐觉得无趣,便不再刻意为难他。

    两人关系的转变源于一次偶然。苏逸尘带来书院的衣服都穿脏了,却没人帮他清洗,他自己又不会洗衣服。正发愁时,他看到沈书砚洗衣服洗得又快又干净,便动了让沈书砚帮他洗衣服的心思。

    沈书砚起初自然不肯,故意刁难的说道:“好呀,一两银子洗一次。”

    没想到苏逸尘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十分爽快地掏出银子,“这么便宜?那我包月!”说着便递出一张银票。

    从那以后两人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起来,从最初的互相看不顺眼,逐渐变成了雇主与仆人的关系。再后来又因彼此欣赏对方的学识,最终成为了好友。

    此刻,见沈书砚脸上没有丝毫为难的神情,苏逸尘终于松了一口气。“那好,这是五两银子,在桃花村的这段时间就拜托你了。”

    他将银子递给沈书砚。心中暗自庆幸,还好沈书砚没有因此事而生气,否则自己在这桃花村的日子可就难过了,毕竟他是真的一点也不想洗碗。

    沈书砚满心欢喜地收下银子,“苏兄放心,我保证把你的碗筷洗得干干净净的。”

    洗半年的碗就能有五两银子,这可比自己给别人写信挣钱快多了。

    给别人写信一封才三文钱,抄一本《三字经》也才二十文。如此划算的买卖,只要不是傻子,一想便能明白其中的好处。

    两个碗很快被沈书砚清洗得干干净净。

    “苏兄,咱们这就去村里走走吧。”沈书砚时刻牢记着山长的交代,不敢有丝毫懈怠。

    苏逸尘也深知江陆离的命令不可违抗,别人的话他可以当作耳旁风,但山长的话,他必须严格执行。

    “走吧。”他点了点头,与沈书砚一同走出了学堂。

    此时正值夏日,白日的时间格外漫长。虽然已经下午五点,太阳还没有完全落山。

    二人一路朝着村里走去,只见道路两旁的地里,满是忙碌的百姓。他们有的弯着腰仔细地拔除着田间的杂草,有的则在认真地栽种着蔬菜。

    自从顾嘉月的学堂开办以来,村里时不时就会出现一些读书人,村民们早已见怪不怪。当他们看到沈书砚和苏逸尘蹲在路边看他们干活时,也并未觉得有什么奇怪之处。甚至一些性格开朗、健谈的村民,还主动与他们搭起话来。

    “两位公子,这是到我们村来求学的吧?”一位中年妇女直起腰,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脸上带着质朴的笑容向他们问道。

    沈书砚连忙站起身,礼貌地点了点头,微笑着回答道:“是啊,听闻顾山长学识渊博,我们慕名而来。”

    他的声音温和而又谦逊,让人听了倍感亲切。

    听到他夸赞顾嘉月,那位妇女顿时喜笑颜开。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脸上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那是,我家嘉月的学问,那可是顶呱呱的!”

    苏逸尘一听这话,就知道这妇人肯定是顾嘉月的亲人了。他眼珠一转,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他脸上堆满了笑容,装出一副好奇的模样问道:“婶子,我看你家的日子似乎也不宽裕,怎么会让一个姑娘家读书呢?”

    “嘿,我家哪有这能耐啊,是……”苏氏刚想继续说下去,一旁的奶奶突然从地里捡起一块泥土,朝着她丢了过来。

    泥土不偏不倚正好砸在苏氏的屁股上。

    苏氏吓得一哆嗦,“娘……”

    奶奶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刚想开口训斥,却又看到那两个不懂眼色的公子还蹲在那里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只好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她提高音量,怒声说道:“老娘一日三餐养着你,是让你来地里聊天的吗?能干就干,不能干就给我滚回娘家去!”

    见奶奶真的生气了,大伯娘苏氏连忙扛起锄头乖乖地走到奶奶身边,开始卖力地挖地。

    她一边挖一边小声地跟奶奶解释:“娘,你误会我了。我是看这两位公子长得一表人才,年纪又正好与二弟家的喜鹊相仿,这才想打听打听嘛。”

    特别是看到蹲在左边的苏逸尘,身上穿着华丽的衣衫,腰间还挂着一块晶莹剔透的玉佩,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公子。

    苏氏心中暗自盘算,要是自家春燕还没许配人家,她肯定要想方设法把这公子哥儿招为女婿。可如今春燕已有了归宿,她便把心思动到了顾喜鹊身上。

    反正都是一家人,侄女嫁得好她也跟着脸上有光。

    奶奶往旁边挪了挪,生怕她一个不小心用锄头挖到她。

    听了苏氏的话,她皱着眉头。“什么锅配什么盖,什么钥匙配什么锁。高枝可不是那么好攀的。你还是趁早收起那些花花心思吧。”

    村里有不少人都打着把自家女儿嫁给高门大户的主意,可她却从来没这样想过。她只希望孙女们能找个老实本分、好相处的人家,平平淡淡地过完一生,这就足够了……

    哦,嘉月除外,这个小山村的人没一个配得上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