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稻田养鱼

对于二毛爹的提议,二狗子爹想了想,爽快地同意了。

等到水田养好了,可以插秧了,两人麻利地先给宋长河家把秧插了,然后扛着秧船去二狗子家。

二狗子爹去年听宋明珠说稻田可以养鱼之后,心里就一直在琢磨这事。二狗子娘也赞成试一试。

“但要是村里人问起来,你别说是明珠的主意!”二狗子娘专门叮嘱丈夫。

她主要是怕给宋明珠招祸。

所以,这次春种,二狗子爹特意把家里的田分成两半,一半还跟往常一样种。

另一半则加高了田埂,挖了鱼沟,进水口跟出水口处还放了栅栏。

“哥,你这是想干什么?”二毛爹问。

“我想试试,能不能在稻田里养鱼。”二狗子爹道,“我也只是这么一想,你别跟人说。”

“放心!我不是那样多嘴的人!”二毛爹道。

凑巧二毛家门口有个池塘,二毛爹也养了点鱼。两人一交流,二毛爹就发现,这要在稻田里养鱼,好像也不是不行。

“哥你打算养什么鱼?”二毛爹问。

二狗子爹就道:“鲤鱼或者鲫鱼、草鱼吧,好养一点的。”

“你打算放多大的鱼进去?”二毛爹又问。

“我也不知道。”二狗子爹道,“我这是头一回,也在琢磨呢!”

“哥,我有个想法,你听听看啊……”二毛爹道,“你要是打算放小鱼苗呢,就趁早放,让小鱼苗尽早适应田里的水。

你要是想放大一点的鱼进去呢,那就等禾苗长得壮实一些再放。

不然的话,小秧苗放大鱼苗,指不定秧苗就被鱼苗给吃了!”

这人有所长,论养鱼,二狗子爹就不如二毛爹。

二狗子爹如今也很听劝:“那行,我听你的!你得空了也多上我这来看看!”

然后,二狗子爹又跟二毛爹定了一百尾一寸来长的小鱼苗。

至于二毛家怎么弄来这些鱼苗,二狗子爹就不管了。

反正一方得到了指导,一方挣到了钱,两人都很开心。

二毛爹做事也是个麻利的,吃夜饭之前就带着儿子把鱼苗送了过来。

二狗子爹也不耽搁,当即就带着两个儿子拎着桶去到田里,把鱼苗放进田里。

“致远啊,虽然爹不知道你们那些书上有没有说怎么种田。”二狗子爹语重心长地对大儿道,“但爹觉得,一个人,要是能把田种好,那这个人就不是个特别坏的人。”

二狗子爹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人。

论心灵手巧,他赶不上宋长河。

论机灵,他甚至比不上二牛爹。

但他胜在扎实、沉稳。

他不吵不闹,但当你需要人帮助的时候,一回头,就总能发现他在那。

“这田啊,跟人一样,是有脾气的。你对它好,它就会回报你。”

二狗子爹平常也不是个很爱说话的,但今天,他觉得胸腔里头好像有无数话想对儿子说。

“爹当然希望你能出人头地,但爹更希望,你能踏踏实实地做人……”

二狗子在旁边把这话想了一遍,觉得这话都是爹对他哥说的。毕竟,他很踏实呀!

跟他哥比,他也没那么爱读书。

之乎者也的,舌头打结,头疼死了!

但他很爱这片自由的土地,就跟宋明珠一样。

宋明珠多聪明的人呀!

他就跟着宋明珠走,肯定也成不了坏人!

村里人不知道二狗子爹私底下怎么教的孩子,但田里的模样,很快就看出来了。

“哎呀!二狗子爹,你这田里,怎么还养起鱼了?”

“这么小的鱼苗呀!”

“你这是……想干什么呢?”

村正也来看。

首先,他发现二狗子爹田里的秧苗还是一样地下,并没有因为要养鱼就减少了秧苗。

不用他骂人。很好!

其次,二狗子爹就把当初宋明珠跟他说的那套话,用自己的意思重新讲了一遍。

“村正叔,我就是这么想的,成与不成我心里也没数。”二狗子爹诚实地道,“要是成了,回头别家想跟着搞,也不是不行。

要是不成,那我就在其他地方多努把力,总不会叫婆娘儿子跟着我饿死!”

村正想了想,道:“也是这个理。如今呐,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末了,村正又道:“你这个稻田养鱼到底要怎么搞,你仔细跟我说说……”

仔细说说的结果,就是村正回去之后跟家里人说,他也要搞稻田养鱼。

“也不用太多,就分出一块跟二狗子家差不多大的水田来,成不成咱们家也饿不死。”

“可是爹,我们家的秧苗都插下去了!”大儿子就道,“二狗子爹那边,养鱼的那块田专门拖着,鱼放下去两天才下的秧苗!”

“这事我问过二毛爹了,秧苗下了的话,就干脆等秧苗返青了再来下鱼苗。”

到时候秧苗就长稳当了,不怕被鱼吃掉或者搅和掉。

“不过呢,这时候的鱼苗可能得要一指长的,才赶得上先下鱼苗的长势……”

“爹,你说怎么弄,我们就怎么搞!”老二表态。

宋老幺如今是他爹的特助,他爹说的话、做的事,他都得记下来,以备他爹回头查问。

自家稻田养鱼,具体怎么养,归他两个哥哥来弄。但记录下这个过程,却是宋老幺的事。

如今啊,宋老幺就恨自己当初怎么不撒泼打滚去上学。

就算考不取功名,认得几个字也行啊!

好在宋明珠教的天竺数字,宋老幺是学了的,如今就能用上了。

村正也跟二毛爹定了一百尾鱼苗,至于是多还是少,只能边搞边看。

村里其他家也在观望。

二毛家本来就有池塘,二毛爹是不打算再在稻田里养鱼的。有这功夫,他不如好好把田里跟池塘里都好好弄弄,到时候应该也不会差。

二壮家没有池塘,二壮爹想了良久,还是决定跟上村正跟二狗子爹。

天塌下来大家一起顶!

于是,二狗子爹和二毛爹又被二壮爹请去自家田里,教怎么开沟养鱼。

于是乎,二毛爹发现,哎呀,他最近在村里的地位变高了!

至此,宋家台发展第二梯队,正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