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胎穿古代爹疼娘爱!满山良田绿竹 > 第281章 脚踏打谷机的进展

第281章 脚踏打谷机的进展

就这样,在宋长河跟高里正谈定脚踏车的时候,宋明珠顺手推广了一把天竺数字。

可把高里正跟高员外震惊住了。

要不是知道有些话说出来不妥,高里正都想拿自己孙子来换宋明珠了!

吃饱喝足,宋家台几人就回去了。

过了两天,宋长河算了下手里的钱,跟镇上下了一百个车轱辘的订单。

先做个五十辆试试水。

考虑到中间要过年,约定在两个月内,分两批交货。

年前交一批,年后交一批。

高里正那边表示没有问题。

然后就是车架跟木链,宋长河留给了自己的四个徒弟。

至于宋长河自己,则专心在研发脚踏打谷机。

……毕竟是他自己答应的唐知县,要在今年冬天搞出个样子来的。

梁师傅师徒俩也没闲着,一个跟着宋长河一起琢磨脚踏打谷机,一个则帮着指点二狗子爹他们的技艺。

主打一个人尽其用。

“这个脚踏打谷机,我想啊,半斗是要的!”宋长河一边构思一边对梁师傅道。

前面说过,现在村里最常用的打谷方法,是先准备好一个梯形木斗,一种梯状木刷,一张草席。

这个梯形木斗,就叫做半斗,下底朝上开口,用来接打下来的谷子。

“然后呢,这个木刷,可能得改成木轮!”

原来打谷的方法,是把木刷子放在半斗里,再用草席把半斗围起来,防止谷粒到处飞溅。

然后再抓起稻穗摔在木刷上,谷粒就会掉下来。

既然现在要改成脚踏制动,那首先要改的,就是这个“摔”的过程。

“木轮倒是不难做!”梁师傅接话道,“就是,这个脚踏,要怎么跟半斗怎么连在一起呢?”

“我想想……”

宋长河原先的想法,是在半斗的腰上挖一条缝,用来放连杆。

然后人在外面用脚踩,通过连杆带动放在半斗里的木轮,从而把谷子打下来。

但尝试之后,就发现这个连杆很鸡肋,根本不好带动转轮。

转轮带不动,谷粒就打不下来。

还凿坏了一个半斗。

宋明珠蹲在旁边看了会儿,觉得她爹的思路大致是对的。

“爹呀,你为什么……不把木刷做成圆的呢?”宋明珠在旁边提点她爹。

“圆木刷?”宋长河拿着木刷比划来比划去,很快就找到了参照物,“你是说,像车轱辘的……轮毂那样?”

“啊对对!”

宋明珠把她脚踏车推过来,示意她爹把后轮抬起来。然后,她自己用手摇动脚踏。

“爹,你看啊!你把木刷做成圆的,像这样架在半斗上!然后连杆从半斗外面制动,不就解决了吗?”

还不用损坏半斗。

“哎呀!”宋长河恍然大悟,“我懂了!”

于是,宋长河就把被凿坏的半斗补上,重新做了一个圆柱形木刷……不,应该说滚轮。

然后,再在半斗两边凿了两个凹进去的半圆,把滚轮架上去。

宋长河晃了晃,感觉挺稳当的。

因为做了滚轮,宋长河就想像做脚踏车那样,用木轮跟木链跟带动滚轮。

宋明珠又开腔了。

“爹啊,你知道……齿轮吗?”

宋明珠也不知道这时代有没有齿轮,反正她是没见到过,所以先问问她爹。

“齿轮?”宋长河也是不大理解。

“就是……”宋明珠找了根棍子,在地上画给她爹看,“就是这样一个圆盘子,边上很多牙齿……”

梁师傅凑过来看了一眼,惊讶地道:“咦,这不是……棘轮吗?”

“棘轮?”宋明珠抬起头望向梁师傅,眼里充满了欣喜,“梁爷爷,您见过棘轮?”

“刻漏里面,就用到了棘轮。”梁师傅道。

刻漏,又叫漏壶、水钟,是一种通过漏水来计算时间的装置。

镇上就有一座,可以相对精确地知道现在是几时几刻。

只是他们宋家台太小,村里人都习惯了看天色,根本用不着这东西。

所以宋明珠也没有见过。

“哎呀,那可好!”宋明珠把棍子塞给梁师父,高兴地道,“梁爷爷,您来跟我爹说吧!”

梁师父也没有推脱,接过棍子,在地上画给父女看。

“棘轮可大可小,棘齿可多可少。两个棘轮这样咬合,就可以带动外面的物体……”

有了梁师傅的助力,宋长河很快就搞明白了棘轮是怎么回事。

“这个棘轮,跟龙骨水车、脚踏车用的木轮,其实挺像的!”宋长河如是评价道。

当然了,也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至少,从外形上来说,棘轮是一个整体,而木轮则是拼合体。

宋长河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一个问题。

……这是不是意味着,棘轮要比木轮更牢固,更经用呢?

“那就用棘轮试试!”宋长河兴奋地道。

好东西摆在眼前,不尝试怎么行呢?

但棘轮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首先,得算好大小跟棘齿数。

经过仔细核算,宋长河打算做一大一小两个棘轮。小的装在滚轮上,大的装在半斗上,以大的带动小的来联动。

滚轮两边都这样装上棘轮。

然后,再用脚踏板跟连杆,来带动大棘轮转动。

如此便能实现脚踏滚轮了。

然后,要想棘轮好用,还得算好棘齿受力的角度,以及棘齿的宽度跟高度。

这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

但宋长河有个优点,就是耐心。

他先做了一大一小两个圆盘出来,然后放在一起,对比着在圆盘上面画出棘齿的大小,看着是刚好契合的样子。

至于棘齿的宽度跟高度,就得不停地去尝试了。

宋长河还有个优点,就是专注。

于是,宋明珠出去上学的时候,看到她爹在搞棘轮。

下学回来,又看到她爹在搞棘轮。

吃饭的时候,她爹一只手端着碗,拿筷子的那只手就在碗上转来转去。

晚上睡觉前,还看到她爹抱着个棘轮在琢磨……

就这样,在村里忙着修学堂的时候,宋长河这边也是一天活儿都没落下。

有道是过了大寒就是春。

宋长河到底是赶在大寒的前一天,把脚踏打谷机的雏形,搞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