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书跟兵部尚书坐在马车里还在琢磨常瑾的事儿。
哎,这个常杀神自打从澧阳县回来之后,人还是那个人,但总觉得哪里有什么不一样了。
乍看好像变了好多,细看又好像什么都没变。
啧啧,真是神奇啊!
等到了宫里,工部尚书热情地迎上去:“陛下,臣来了!”
“陛下,臣也来了!”兵部尚书乐呵呵地跟上。
只喊了一个,却来了两个。
皇帝瞅了一眼,有点儿嫌弃,但还是喊人加了几个菜。
于是,工部尚书跟兵部尚书喜提一顿宵夜。
“喊你们来,是因为火炕。”皇帝把信递给工部尚书。
兵部尚书也凑过去一起看。
“哎,这个火炕,妙啊!”工部尚书捏着信喜不自禁。
“这个宋供奉,果真有几分本事!”兵部尚书的想法有点与众不同,“陛下,能不能把人请上来,改良一下兵械?”
“改良兵械估计是不成的,兵械与农械是两码事儿!”工部尚书接话道,“不过,陛下,我觉得倒是可以把人召上来,重点改良一下农械?”
宋长河现在是他们工部的供奉,供奉的原则就是有召必应,所以把宋长河召上来也是可以的。
“不是我泼冷水啊,我觉得吧,单召宋供奉一人,他肯定是不愿意来的。”唐尚书接话道,“得把明珠乡君一起召过来。”
据他儿子描述,那父女俩是秤跟砣的关系,少一个都不行。
陛下想了想,觉得把人喊上来也不是不行,况且他也很想见见宋家台明珠。
“等开春之后吧。”皇帝就道,“到时候天气好了,路也好走一点。”
----------
宋家台,宋明珠正在天井里玩儿,忽然打了个喷嚏。
“阿嚏——”
“乡君,外头冷,回屋里吧!”郑婆子道。
宋明珠抬头看了看眼上,天阴沉沉的,但一直没有下雪。
“我记得去年这时候已经下雪了。”宋明珠道。
“是啊。”郑婆子也抬头看了看天,长叹一声道,“今年这雪啊,不下则已,下的话,恐怕小不了啊……”
说什么瑞雪兆丰年,老天爷,你可不能拿今年的人去丰明年的地啊!
----------
县里,唐知县自从收到火炕的图纸之后,就在县里全力推行火炕。宋长河跟几个徒弟也被借走,一人带一支队伍,跟老天爷抢时间,到处砌火炕。
唐知县组织了一波青壮年,跟宋长河学习怎么砌火炕,然后也散到四面八方,加快砌火炕的速度。
对于极度贫苦的人家,唐知县是免费推行一家一火炕。对方只要自己把泥准备好,人到了就开始砌,工钱由县衙支付。
对于中等人家,唐知县统一制定了价钱,一个火炕多少钱,明明白白的,县里不抽取一文,全部都归砌火炕的师傅。
直接避免了乱开价、拖慢速度的现象。
至于富裕人家,这个唐知县就不管了,能收多少钱都靠火炕师傅自己的本事。
当然了,如今这人手紧张得不行,出不起价钱根本请不到火炕师傅。
至于宋长河跟四位亲传徒弟,那就更贵了。
但县里的几个大户,那是宁肯等着宋长河,也不愿意请别人。
对于宋长河抽取三成利的事儿,唐知县也默认了。
无利不起早,你总不能叫人白白把手艺教出去吧?
再说了,这三成利里头肯定有宋明珠的份!
……嗯,知县大人也听说了,宋明珠跟她家里人,也是亲爹娘,明算账。
不过宋明珠这孩子,拿钱也没有乱挥霍,听说又给村里修了医馆,还要给学堂增设免费午饭。
这样的话,那明年想去明珠学堂上学的孩子,岂不是就更多了?
这孩子,真是不愧赤子之名啊!
除了推行火炕抗寒防冻之外,唐知县还令人收集了治疗风寒的药材,还要安抚民生,还有日常的政务等等。忙得头上都冒烟了,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来才好。
“大人,外头宋家台村正他们来了,说找您有事儿!”衙役来报。
“哦,请他们进来!”唐知县道。
这也是老熟人了,肯定是有什么事儿才上来县里。
“他们不进来,说请您出去。”衙役又道。
唐知县也不知道宋村正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宋家台平常都挺乖的,应该不会作妖。
于是,唐知县便放下手里的活儿,出去县衙外头。
县衙门口,宋家台村正见到唐知县出来,上前两步,带着谢村正、李村正等人,毕恭毕敬地向唐知县弯腰行礼。
路上匆匆的行人见到这一幕,找了个避风的地方停下来,朝县衙这边看过来。
……看热闹嘛,是华夏民族的天性。哪怕火都烧到自己的眉毛了,也要先看看对面人的头发还在不在。
宋村正解下背了一路的包袱,从里面掏出一件鼓鼓囊囊的袄子,双手呈给唐知县。
“知县大人,我们村和周围几个村子,每家出一块布,用今年收的第一波棉花,给您做了一件百纳棉衣。”
“啊?”唐知县一时没反应过来,直接愣在了县衙门口。
宋村正上前,把百纳棉衣递到唐知县手里,苍老的脸上洋溢着真心实意的笑容。
寒风扑上唐知县的脸,跟刀割一样,唐知县终于回过了神。
他低下头,仔细打量着手里的袄子,袄子的面子是用各种杂色的布拼接而成的。
老实说,唐知县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丑的衣裳。
但同时,他也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衣裳。
“这里头,装的是棉花?”唐知县问。
他掂了掂手上的重量,感觉很轻,但又有万般重。
“对,弹过的棉花!”宋村正仰着头,浑浊的眼睛里冒出亮亮的光,十分期待地道,“知县大人,您试试暖不暖和?”
“好。”唐知县应了。
他当街脱掉外裳,穿上这件百纳棉衣。
“知县大人当街换衣裳啦!”
“快来看啊!”
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原本空荡荡的大街上瞬间就冒出了许多人。
唐知县:“……”
你们不是说天冷不想上街吗?
围观的老婆婆大娘子小媳妇们:“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