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胎穿古代爹疼娘爱!满山良田绿竹 > 第509章 剩下一成我给……

第509章 剩下一成我给……

“陛下,我觉得漫果果的想法不错!”宋明珠对皇帝道,“我们确实可以开设武学堂,从小就按照将军的标准来培养武将。

这样的话,我们大夏不就可以拥有更多令外邦闻风丧胆的大将军了?”

就算成不了大将军,经过系统培养的人才也可以投放到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等公安和检查部门,甚至各大衙门的安保工作里面去。

甚至还可以投放到外邦去做内应。

皇帝沉吟了片刻,对旁听的其中一人道:“朕以为明珠乡君的提议可行,国子监这边琢磨一下,回头拟个章程给朕。”

国子监祭酒:“……”

他就是来看热闹的,怎么还给他揽活儿了呢?

然后,皇帝又对宋明珠道:“明珠啊,如你所说,明珠小学堂虽然对女学童免除全部束脩,但也对男学童免除了一半束脩,造就的其实是两方面的人才。

而且,你除了打算开设更多明珠小学堂之外,还想开设武学堂。所以,你拿两成,朕觉得不过分。”

皇帝问其他人:“几位大人,你们觉得过分吗?”

“不过分!”几位大人纷纷摇头,“完全不过分!”

不仅不过分,真算起来还亏了。

毕竟开办学堂、教化百姓其实是朝廷的事儿,跟宋明珠没什么关系。

“那还有一成呢,你准备给谁?”皇帝又问。

众人都默认这一成是宋明珠留给她娘的。

“哦,剩下一成我打算给宝珠公主。”宋明珠道。

“诶?”众人皆惊。

赵宝珠更是完全没有想到这事儿。

“啊,给我?”

“嗯!”宋明珠望着赵宝珠点了下头,眼睛亮晶晶的,“我这几天常听人说,十七公主性子与众不同。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心怀百姓,每年冬春两季都会在京城的寺庙里向穷苦百姓施粥。

所以,这一成,我想给宝珠公主,拿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赵宝珠的眼睛里慢慢涌涌起水雾。

其实,施粥这事儿,是她无意之间跟宋明珠提到的。

那天两人在太后那里玩儿,宋明珠问:“对了宝珠公主,你平常能够出去皇宫外面玩吗?”

“每天踏春也是去的。”赵宝珠道,“然后每年大雪到雨水这两个节气之间,我都会让人去寺庙去施粥,有时候我自己也会去。”

“施粥?”宋明珠好奇地问,“为什么要施粥?向谁施粥?”

“京城这边气候比你们宋家台那边要冷,听我父皇说,每年冬天都要冻死许多贫苦百姓。”

赵宝珠耐心地解释给宋明珠听。

“所以我从前年开始,就每年冬天到春天之间,向贫苦百姓们施粥,帮他们渡过最冷最难的那些天。”

宋明珠又问:“每天都施粥吗?一天几顿?”

“对,每天都施,早晚两顿。”赵宝珠道,“城里有许多施粥的地方,有的是在自家府外,有的是在寺庙里,有的是在县衙外头。

像我姑母,她几乎一整个冬天都在施粥,施粥地点就在公主府外头。

我的话,施粥地点是在城北的一座寺庙里,那边的贫苦百姓要多一些。”

宋明珠一边听一边点头:“哦, 我懂了……”

她还没有干过施粥的事儿呢。

“所以,明珠你分我一成,是想让我以你的名字在京城施粥吗?”赵宝珠问。

“那倒也不是!”宋明珠摇头,“京城施粥的人已经够多了,我就不掺和了。我的想法是,公主您这边,要不要考虑下给民间修医馆呢?”

在座的各位都有点讶异。

“医馆?”

“朝廷已经在民间开设了济民药铺,为什么还要再修医馆?”

“我说的医馆跟各位大人们说的医馆不一样!”宋明珠摆手摇头,“民间的医馆,郎中们大多数只能看几种小病,而且科目不分。

我的想法呢,是建一座很大的医馆,集呼吸道消化等内科、跌打损伤骨伤等外科、小儿科、妇人科等等于一体。

各位大夫最擅长哪科就坐诊哪一科,也专精这一科。遇到疑难杂症,就一起会诊。

百姓遇到生病,只需要跑这一个地方,就基本上可以解决问题,无需再跑去其他地方!”

赵宝珠听懂了:“你的意思是,建一座像太医院那样的大医馆?”

“啊对!”宋明珠对赵宝珠的领悟能力感到非常欣喜,“我们也不叫大医馆,就叫医院吧,以区别于太医院!

然后呢,太医院定期派医术精湛的太医下来坐诊,一方面可以对医馆的大夫进行规范培训,一方面可以将各种疑难杂症集结成书,以供后面的人学习参考。”

在座的各位大佬想了想这里面可以运作的东西,没有吭声。

但宋明珠建议都提出来了,怎么可能轻易放弃?

“陛下,一个国家强大,有几个方面的体现,一个是军事方面的强大,一个是科技发展方面的强大,一个是百姓社会民生方面的强大。

对百姓而言,一生所求不过衣食住行,一生所惧不过生老病死。

如今朝廷已经做到了老有所养、死有所葬,生有所依也在逐渐加强,但我们还欠缺病有所医。”

说到这儿,宋明珠停下来看了屋里的各位大人们一眼。

她知道在坐的大人们都是这时代的既得利益群体,他们生病了有医馆,甚至还有太医院。

但是普通百姓,尤其是贫苦百姓呢?

“陛下,我以为,一个人,当他被生下来的时候,可以放心地来到这个世间,而不因为家贫就扼杀他活下来的权利。

当他长到幼年,懵懂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朝廷有学堂让他可以受到教育。

然后,他长大成人,利用学到的知识建设国家,为朝廷效力,造福百姓,成为一个时代的砥柱中流。

又或者,他没有成为一个特别优秀的人,但是他一生奉公守法,心存善良。

他是我们这个国家庞大基数群体中的一员,是我们这个国家强大过程中的一块砖石。

然后,这块砖病了,我们是把他扔掉,还是把他修好,让他继续发光发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