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二郎不知道他在他娘心里已经成了个蠢货,就乐滋滋地讲着他的经历。
“第四天我又去了……”
等到第五天,对方终于把大门打开,请宋二郎进去。
宋二郎就见到了一位坐在轮椅上的人,以及站在轮椅后头的……一个笑盈盈的小姑娘。
“哎,你怎么……”伶牙俐齿的宋二郎望着小姑娘语结,“怎么是个……女孩子?”
宋二郎只是大意了,不是真蠢,他当然能看出来面前的小姑娘跟昨天的少年长得一模一样。
“是我的不是!”轮椅上的人向宋二郎行了个礼,道,“是我想见宋郎君,故意引宋郎君来的。我向宋郎君道歉!”
原来,这人其实是名士之后,只是身有残疾,不想参与家中的纷争,遂携妻女隐居在山上。
前年他妻子过世,他感觉自己的身子也不大好,就想替女儿觅个良人,把女儿托付出去。
友人来信,说明珠郡主之弟宋二郎往他们这边行来。
“……明珠郡主之弟宋明瑾,虽不曾科举,但自小跟随宋状元之师在明珠小学堂、明珠书院学习,博闻强识,心胸开阔,性子活泼,少年意气。
以明珠郡主的家风,若是能将其弟挽留做婿,定不敢辜负令嫒……”
经过几天的考察,这位隐士发现宋二郎确实很守礼,每天跟他女儿相处就是说外面的事儿,其他的从不逾越,甚至也没有进屋把他抓出来质问。
有时候这小子还一边说外头的事儿,一边帮他女儿捡柴火、挖野菜。
当然了,这小子前几天也没有发现他女儿原来是女儿身。
乖蠢乖蠢的,一看就被家里养得很好的样子。
隐士把自己的意思和盘托出来,宋二郎的脸刷地一下就红了。
“我虽然隐居在此地,但也不是一穷二白,我家中略有薄产,可作为我女儿的嫁妆。
另外,我们一族在我们当地也小有名气,宋郎君尽管去打听。”
这人还贴心地为宋二郎指路。
“当然了,我也不是要强迫宋郎君娶我女儿,只是觉得宋郎君的人品值得我信赖,才想出这么个主意。”
隐士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避讳他女儿,而是那样大大方方地说出来。他女儿也大大方方地听着,并没有觉得不好意思。
“宋郎君也可以在我们这儿多留几日,多与我女儿相处试试。若是不愿,我定不会强迫宋郎君。”
敢算计宋二郎,明珠郡主岂是好相与的?
“宋郎君若是觉得我女儿合你的脾性,可结为良缘,也请向家中去信道明。”
宋二郎倒也没有蠢到被人家几句话就诓住的份上,他谢过隐士的好意,言明自己需要考量。然后向隐士道别,下山去。
他去到当地所属的长社县,先去信给在近旁当县令的宋致远打听这人,然后又向亲自向县里人打听山上那位隐士,还真打听到了一些东西。
“哦,你说钟家五郎啊?”
“他也不是生下来就残疾的!”
“他原先也是进士呢,只是后来他们钟家发生了点儿事,他意外坠马,脊柱受伤,才落了个半身瘫痪!”
“什么事儿?那就不知道了!”
宋致远的回信要晚一点,但是要详细很多。说他找人打听过了,钟家本为长社世家,钟家五郎其人颇有才名。奈何在家族斗争中遭人算计,断了仕途。
这人一气之下与家人断绝关系,搬进山中居住,并开设草庐学堂教化山下孩童,半隐居半现世。
原本宋致远一个小小县令,是不可能打听得这么详细的,但是他去信问了唐侍郎,人家给他把关系捋得明明白白的。
“……长社钟家虽然早不复从前,但钟五郎其人颇有义举之名,是个清流人物,这门亲事于二郎你无害。”
宋二郎收起信,想了想,索性上山去看看,就见到钟五郎的女儿身着男装,在替她父亲给村童们答疑。
等孩子们都走了,宋二郎才过去说话。
“你怎的又扮成少年郎?”
“这里不比你们宋家台,民风还是相对要保守一些,穿男装方便。”面对宋二郎疑惑的眼光,钟小娘子解释道,“对了,我名嘉卉。你若是来找我,唤我名字即可。”
宋二郎从小听她姐的名字满天飞,也没觉得女子的名字有什么不可以告诉人的,就道:“可是‘山有嘉卉,侯栗侯梅’的嘉卉?”
钟嘉卉看了宋二郎一眼,有点欣喜:“对!”
宋二郎又道:“我刚刚听你回答那个孩子的提问,挺有意思的……”
两人就这样大大方方地聊着天,宋二郎发现,钟嘉卉其实是个很活泼的性子。
这姑娘向往着山下的世界,向往像他姐宋明珠那样痛快的人生,却又感念爹娘之恩,舍不得抛下行动不便的爹独自下山。
纯真又善良。
宋二郎还真动了心。
他写信回来跟他姐说这事儿,但是一直没有得到他姐的回信,以为他姐不同意他随便娶个姑娘回去,只能不舍地走了。
宋明珠刚好从江陵县那边回来,站在门口听了会儿她弟的话,接话道:“你在信里说了这事儿?哪封?我没看到啊!”
宋二郎那是震惊三连。
“啊,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啊,姐你没看到信吗?”
“啊,姐你不是不同意啊?”
“哦,你说你有一样我都比不了的好处的时候,我就回来了。”宋明珠跟她娘对了个眼神,道,“可惜我只看到一个被人耍得团团转的蠢蛋。”
“姐!”宋二郎激动得跳了起来,“我才不蠢!我是认真想过这件事的!”
宋明珠坐下,轻飘飘地张口:“哦,那你说说你是怎么的想的。”
宋二郎:“我……”
宋二郎离开长社县之后就转道去了京城,见过了许多繁华,也偶遇了许多有心无心的姑娘。
兜兜转转还是觉得繁华乱人眼,唯有长社县那座跟他们宋家台一样的小山,最能让他心里安宁。
于是,他又回去了长社县,钟嘉卉依然还是那幅少年打扮,在草庐里教山下的孩童们念书。
四目相对,少年对宋二郎笑了一下。
宋二郎:“你等着,我这就回去亲自跟我姐说!”